编前语: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世界经济的持续疲弱,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实现同比3%的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这殊为不易的成绩,是我们开拓前进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黄金更宝贵。2023年,我们面对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在加深。然而,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变,人民的信心正不断增强。
(资料图)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华网推出融媒体栏目“强信心·走进百企”,通过深入的采访调研、丰富的融媒形式,与您一同见证广大企业开拓进取的蓬勃活力,见证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坚定信心。
新华网合肥6月21日电(李东标 梅飞 赵名威) 11场主题活动精彩纷呈,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774亿元,招商推介项目115个、总投资3278亿元,涉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6月18日,2023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落下帷幕,这场“干货满满”的会议吸引了众多目光。
从皖豫七市文旅联盟在阜阳“携手”发展旅游业,到阜阳投洽会“新”意满满的签约项目,不约而同地扣住了一个“新”字。新,也成为这座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践行新发展理念,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积极探索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新征程上阜阳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势头强劲。
阜阳三角洲公园。新华网发(李洪伟 摄)
从人力资源到人才资源,“科创+产业”澎湃新动能
近日,国内光刻胶龙头企业阜阳欣奕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5亿元D轮融资。这家阜阳本土企业之所以受到知名投资机构青睐,与其对创新的持续投入密不可分。成立10年间,依靠科技创新,这家企业不断在光刻胶行业“攻城拔寨”——先后突破量子点光刻胶等多项特种光刻胶技术,实现BM光刻胶产品稳定出货……
阜阳欣奕华的成长历程是该市创新发展成果的缩影。作为全省首个省级创新型城市,近年来阜阳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不断下好创新“先手棋”,打好创新驱动发展“主动仗”,奋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个个科创产业迈步腾飞,正生动演绎着“第一生产力”的“阜阳故事”。
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外地人印象中“农”字当头的阜阳,也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地。来自浙江的巨东再生金属绿色智能制造、来自江苏的赛颍光伏电池及组件、来自上海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生产……一批百亿级投资项目落地,为阜阳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阜阳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平台提质,促进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阜阳创新馆加快建设,界首高新区获批省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获批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截至今年3月底,阜阳市共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344.78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30.94亿元、登记科技成果4349项,均超过“十三五”时期累计数。
阜阳产业园区一角。新华网发(任长波 摄)
全力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增强了创新对阜阳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阜阳是人口大市,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814.1万人。如何构筑人才优势?近年来,阜阳市将目光瞄向职业教育,坚持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助力人力资源大市迈向人力资本强市。
从每年招生1000多人到每年招生5000人以上,从社会不认可、家长不满意到毕业生同时被几家企业争抢,阜阳技师学院实现了华丽转身。该院院长靳柯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我们学院的做法有三点: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
通过与上百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地方特色产业设置教学专业、让学生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实训等方式,阜阳技师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探索出“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四像”办学模式,为企业解决了用人问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据统计,阜阳在校大中专院校学生达21.6万人,全市技能型人才突破43万人。
外引内育旺人才。目前,阜阳市已同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分别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和“鲲鹏计划”协议,并在上海等地设立“人才飞地”达8个,18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获省级认定。
近年来,阜阳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争先进位、创新平台扩容升级、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科技人才不断集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如今的阜阳,在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道路上,已然吹响了催人奋进的冲锋号。
阜阳古泉河岸风光。新华网发(张伟 摄)
从区位优势到效率优势,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新活力
不久前,阜阳市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企业家早餐会”。受邀对象是该市5家拟上市重点企业、后备企业负责人。早餐会上,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上市和需要解决问题畅所欲言。“今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受理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目前有几个新药研发成功,希望政府帮助协调加快审批。”贝克制药公司董事长王志邦说。
阜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听取大家发言,不时交流认识、看法,一一回应企业意见建议,为企业上市、转型发展出谋划策。并要求相关部门针对企业诉求,抓紧梳理汇总,深入分析研究,拿出务实有效举措,清单化、闭环式解决到位,帮助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阜阳是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拥有人口、区位、交通、农业、政策“五大优势”。立足自身优势,近年来该市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吸引了一大批央企、国企和知名民营企业奔“阜”而来、落地开花。
去年9月,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阜南,66天即投产,创造了项目落地投产的“阜阳速度”。从比亚迪、纽龙船舶,到晶华新能源、云程电力,再到三峡能源、华润投资……一次次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者感受到了阜阳这片热土的真诚与厚道,成为大家愿意主动来、来了不想走的城市。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安家的“强磁场”。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阜阳依托“两有三解”平台,创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已累计为群众解难解惑192.2万件;从今年3月底起,相继组织了262名干部驻企跟班服务,以“沉浸式”工作方式,感受企业发展、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经济活力。近年来,阜阳市重点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材料等十大特色产业,坚持以工业投资千亿计划和“三个百亿”行动支撑制造业“倍增”,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阜阳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榜单。今年前4月,阜阳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分别位居安徽第1位、第1位、第3位。
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旅游区风光。新华网发(阜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承接转移到携手发展,融入“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5月23日,苏阜产业园区、苏阜发展合作开发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阜阳举行,标志着苏阜结对合作帮扶进入崭新阶段。阜阳市与苏州共同探索创新管理运营、开发建设、招商服务体制机制,联手打造高能级产业集聚载体,努力建设长三角区域省际共建园区标杆示范区。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苏州市结对合作帮扶阜阳市。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实施方案提出“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重点是探索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模式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率先布局,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和承接”。
紧握“结对之手”,提速皖北振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苏州、阜阳两地高频对接、深入会商、有效互动,推出一系列合作举措。其中,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方面,双方决定共建苏阜产业园区,并由双方国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产业合作公司,更好探索市场化业务模式,实现产业合作与各领域互动。
阜阳城南新区。新华网发(张洪 摄)
在企业合作层面,不少苏州客商已纷纷布局阜阳,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昆山纬亚智能科技的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园项目、苏州康富恒电子材料的绝缘电子涂布及模切生产项目、苏州汇机智造科技的阜阳数字化云工厂示范基地项目、苏州英新泰精密模具的年产10万套精密塑胶模具项目,总投资11.5亿元。
此外,两地法院、供销社、工商联、医院、学校等单位也通过多种渠道交流并确定了具体合作方案;阜阳市名优农产品(苏州)展销中心去年底落户苏州;相关区县合作对接进一步加强,颍泉区在苏州成功举办了招商活动;太和县以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为基础,积极寻求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开展合作……
从承接转移到携手发展,随着苏阜结对持续推进,阜阳的区域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在推深做实两地“结对合作”大文章中,阜阳也将加快追赶跨越步伐,奋勇争先走在皖北振兴前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