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五霸为什么叫楚昭王?
是因为他的谥号,所以春秋五霸之一就是楚昭王。
根据先秦典籍记载,楚国的昭氏子孙都是“楚昭王”的庶出子孙,据后世推测,楚国“昭氏”的先祖母可能是“齐景公”的女儿“贞姜”,因为楚昭王的谥号是“昭”,故改称“昭氏”。
现在许多昭姓人应该都是楚国的后代。
(资料图片)
二、历史上有多少个楚昭王?
两个。一个是楚国君主,一个是明朝宗室。
楚昭王(约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满十岁的太子壬继位,是为楚昭王。楚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朱桢(1364年-1424年),明朝宗室,明代第一任楚王,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武昌。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薨,谥号“昭”。
三、古代人对楚昭王的评价?
①
楚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这是因为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在位前,楚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也即能够和齐国、秦国、晋国一较高下。但是,楚平王的昏庸作为,导致楚国走向了衰落。等到楚昭王在位初期,更是被吴国攻破了都城。不过,楚昭王的一番励精图治,不仅恢复了楚国,更帮助楚国再次走向了强大。
②
孔子说“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之后的班固、诸葛亮等人也都非常肯定诸葛亮。
继位的时候楚国濒临灭亡,去世的时候还给后代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还能得到后世的肯定,可以说这样的国君在整个东周都比较少。
③
孔子评价:“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
诸葛亮,则表示:“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 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欸”。
班固评价:“楚昭王遭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秦人为之出兵。二国并力,遂走吴师,昭王返国,所谓善败不亡者也。
四、楚昭王最后的下场?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的春天,吴国攻打陈国,楚昭王救助陈国,驻军在城父。
十月,昭王病倒在军中。
天空有红色云霞象鸟一样,围绕太阳飞翔。
昭王向周太史询问吉凶,太史说:“这对楚王有害,可是能够把灾祸移到将相身上。
”将相听到这句话,就请求向神祷告,自己代替昭王,昭王说:“将相如同我的手足,今天把灾祸移到手足上,难道能够免除我的病吗?”昭王不同意。
占卜病因,认为是黄河在作祟。
大夫们请求祭祷河神。
昭王说:“自从我们先王受封后,遥祭的大川不过是长江、汉水,黄河神我们不曾得罪过。
”昭王没有答应大夫们的请求。
临终之际,楚昭王要子西继为王,子西坚辞不受;要子期为王,子期的态度一如子西。
昭王又要子闾(公子启)继为王,子闾也坚持不受,昭王连说了5次,子闾连辞了5次。
子闾见事态如此,为了安慰昭王,假意受命,七月,昭王死 ,子闾与子西、子期议决,封锁消息,阻绝路口,秘密派精干的使者回郢都,迎昭王子熊章到城父,立之为王。
惠王即立,楚师才回国。
随后下葬昭王。
五、楚昭王复国后怎么样了?
他把郢都迁到鄀地,改革政治,来安定楚国。迁都后新都仍称之为郢,以示不忘其旧。 从昭王十一年冬起作为首都的郢,称为“载郢”。
公元前496年二月,楚国灭亡了顿国。前495年二月,楚国灭亡胡国,俘虏了胡子豹。
前494年春天,楚昭王联合陈、随、许发兵包围蔡国国都。离城一里建筑堡垒,宽一丈,高二丈。役夫屯驻九昼夜,和子西的预定计划一样。蔡国人把男女奴隶分别排列捆绑作为礼物出降。
楚昭王让蔡国迁移到长江、汝水之间就回去。前491年夏季,楚国攻下夷虎,开始策划向北方扩张。
六、楚昭王时期的名臣?
楚昭王的大臣有申包胥哭秦救援之忠诚,还有子西为王安抚离散的人民,以及子期长相似楚昭王,愿意为王牺牲性命。
申包胥:哭秦庭七昼夜感动秦哀公,助楚昭王得以复国的忠贤典范。
子西:公子申,芈姓,熊氏,名申,字子西,楚国令尹.
子期:名结,字子期。楚昭王之兄。
石奢是楚国的宰相。石奢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一切以法理为先,不回避任何困难。
楚国名臣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给太子当老师,那一定是学问人品都非常好的人才能胜任。
初楚昭王逃到随国时,子西在楚国内仿制了楚昭王的车子和服饰来收集和保护溃逃的士兵,并在泄这个地方建立国都,以此安定楚国的人心。等到后来听说楚昭王的下落后,立刻来到了楚昭王的身边。等楚昭王回到郢都之后,楚昭王就任命子西为令尹,协助他重建楚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