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AI幻觉频现 风险挑战几何
时间:2025-08-20 16:41:06来源:新华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但大模型“自说自话”、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生成偏离事实内容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一现象被称为“AI幻觉”。不少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大模型主要基于概率生成文本而非逻辑推理,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避免此类问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观察到,AI虚构事实或逻辑混乱的“幻觉”已在法律、内容创作、专业咨询等多个领域造成实际影响。

AI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但确保其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尤其需要技术开发者、监管机构共同努力。针对“AI幻觉”问题,业界建议,在技术层面,要持续优化模型架构,增强事实核查能力;在监管层面,需完善相关规范,明确责任边界。

AI幻觉 AI辅助设计

幻觉频现

“AI幻觉”已经成为当前AI技术发展中最突出的技术瓶颈之一。从技术层面来看,AI幻觉的产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训练数据的不足或偏差,导致模型对某些领域的认知存在缺陷;其次是算法架构的局限性,当前主流大模型主要基于概率预测而非逻辑推理;最后是训练目标的设定问题,模型往往更倾向于生成“流畅”而非“准确”的内容。

“AI幻觉主要表现为事实性幻觉和逻辑性幻觉两种。”业内人士介绍,事实性幻觉,表现为模型会编造完全不存在的事实或信息。这种情况在专业领域尤为突出,如在法律咨询中虚构判例,在医疗诊断中给出错误结论,或杜撰历史事件。逻辑性幻觉,表现为模型在长文本生成或连续对话中出现前后矛盾、逻辑混乱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大模型的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复杂语境时存在局限性。

多项研究证实了AI幻觉问题的严重性。今年3月,哥伦比亚大学数字新闻研究中心针对主流AI搜索工具进行的专项测试发现,这些工具在新闻引用方面的平均错误率达到60%。一些研究显示,AI并不擅长辨别“新闻事实来自哪里”,会出现混淆信息来源、提供失效链接等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模型规模的扩大,某些类型的幻觉问题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呈现加剧趋势。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AI幻觉问题在现有技术框架下难以彻底解决。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刘枢表示,当前的大模型架构决定了其本质上是一个“黑箱”系统,优化结构等方式只能缓解模型幻觉问题,很难完全避免幻觉的产生。

有受访者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当前的大模型处于“我不知道我知道什么”的状态,缺乏对自身知识边界的准确判断能力。这些技术特性决定了AI幻觉问题的存在,需通过多方面的技术改进来逐步缓解。

警惕风险

业界普遍认为,在AI幻觉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的背景下,其潜在风险已从信息领域蔓延至现实世界,可能带来较大风险。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已将“错误和虚假信息”列为全球五大风险之一,其中AI生成的幻觉内容被视作关键诱因之一。

AI幻觉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信息污染”。在法律领域,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在审理一起航空事故诉讼时发现,原告律师提交的法律文书中引用了ChatGPT生成的6个虚假判例,这些虚构案例包括完整的案件名称、案卷号及法官意见,甚至模仿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风格,其虚构能力干扰了司法程序。

金融咨询领域,AI可能给出错误投资建议,如误读财报数据或虚构企业信息。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错误信息可能被其他AI系统吸收,形成“幻觉循环”——错误数据不断被强化,最终污染整个信息生态。

随着AI技术向实体设备领域渗透,幻觉问题的影响已超越虚拟范畴,可能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在自动驾驶领域,生成式AI被用于实时路况分析和决策制定。业内人士表示,在复杂路况中,自动驾驶若产生“感知幻觉”,可能导致系统误判环境,触发错误决策,直接威胁行车安全。

人形机器人领域风险更值得关注。优必选副总裁庞建新说:“当机器人因幻觉做出错误动作时,后果远超文本错误。”例如,护理机器人可能误解指令给患者错误用药,工业机器人可能误判操作参数造成生产事故。这些场景中,AI幻觉甚至可能威胁人身安全。

协同治理

对于AI幻觉问题带来的挑战,业内人士建议从技术创新、制度监管等多个维度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技术创新是解决AI幻觉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业界已提出多种技术方案来应对这一挑战。刘枢等介绍,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技术融合了检索与生成模型优势,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通过将大模型与权威知识库实时对接,能显著提升生成内容准确性。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提出“以模制模”,构建专业知识库,实施合理的矫正机制,构建更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降低“幻觉”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研发专用的安全大模型来监督知识库使用和智能体调用,并采用多模型交叉验证、搜索矫正等技术手段来识别和纠正幻觉。

制度监管方面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治理体系。云天励飞品牌运营中心总经理胡思幸认为,要完善监管治理,研究AI生成内容“数字水印+风险提示”双重标识,为AI生成内容提供有效的溯源和警示机制。针对日益突出的AI造谣问题,法律界人士建议,要持续完善相关规定,明确利用AI造谣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治理体系之外,当前阶段,在用户使用AI开展工作时,亦需要建立对AI能力的理性认知,了解其局限性。培养多渠道验证信息的习惯,优先选择权威、可信赖的媒体或机构作为信息来源,这些基本素养的提升将有效降低AI幻觉的社会影响。同时,在与AI系统交互时应保持必要的怀疑态度和批判思维,多渠道核查验证信息的准确性。

标签:

生活指南
  • 焦点速看:@家长,用好暑假“黄金陪伴期”的3个建议来了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电影,暑假作为其中的慢镜头,承载着修

  • 北京市西城区着力打造“海鸥热线”用药咨询公益平台|关注

    近日,一场由北京市西城区食品药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西城食药协会

  • 今日热讯:高考选报什么专业 调查显示工学经济学理学最受青睐

    2025年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

  • 中国鼓励试点地区在消费领域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每日报道

    中国央行24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其与中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

  • 热评丨全民反诈:警惕“量身定制”的电诈骗局

    最大的93岁,最小的9岁,平均40岁,其中4成是80后90后——中央宣传

  • 科学家证实大模型能像人类一样“理解”事物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

  • 端午遇“六一”点燃文旅融合新活力——2025端午假日经济观察

    端午时节,龙舟竞渡粽香飘。这个假期,端午节与儿童节喜相连,大江

  • 从照料起居到情感陪伴 养老机器人温暖幸福晚年

      2025年3月12日,老人在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与AI大

  • 不产咖啡豆的浙江安吉 为啥有这么多“村咖”?

    我国咖啡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咖啡消费带来的潜力持续释放、带动作

  • 净头寸的含义是什么?净头寸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净头寸的含义是什么?净头寸(NetPosition)是一个金融术语,通常用于

  • 一季度乌鲁木齐邮区中心进出口业务量达2953万件

    3日,记者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邮区中心(下称乌鲁木

  • 揭秘泰山“陪爬者”:主打“提供情绪价值” 年入30万元是极少数

    几天前,一条26岁小伙泰山陪爬1年赚30多万的热搜引发网友关注。网名

  • 甘肃女子护林员20余载守望祁连山:呵护好父辈留下的那片绿

    中新网兰州3月6日电 (焦方宁)对于大多数不了解护林工作的人而言,

  • 摩根士丹利:三大因素恐导致美元重蹈2017年暴跌覆辙

    中新网2月25日电(宫宏宇)据彭博社25日报道,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表

  • 2025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举办 共谋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月17日至21日,由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

  • 淘二手好物 选小份菜……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

    开新能源车、淘二手好物、选小份菜……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

  • 民生
    • 浙江义乌—中亚国际公路运输(TIR)线路开通 每日简讯

    • 南宁提升开放能级 建设面向东盟跨境物流枢纽

    • 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强化汽车产业创新动能

    • 神话京剧《碧波潭》于福州凤凰剧院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