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颠覆文学出版吗?
时间:2025-06-01 08:16:03来源:工人日报
AI是当前文学出版业内被高频提及的词汇。业内人士认为,AI在多方面改变了文学生产的生态,但出版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依然屹立不倒,AI会成为助力行业发展的新工具而非颠覆者。

近日,在深圳举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业人士聚焦“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巩固壮大数字时代出版主阵地”主题建言献策。

“AI”无疑是会场内外最高频提及的词汇。

今年以来,无论是作者、读者、出版业者都反复被“AI入局”引发的各种新闻、判断颠覆认知:“AI一出,编辑将死”“AI将取代80%的写作者”“知名作家自认为写不过AI”……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专访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冷静地指出,各种议论纷争下,最容易产生预言家。但事实上,出版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依然屹立不倒,AI会成为助力行业发展的新工具而非颠覆者。而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不能期望各类技术工具提供灵感和核心情节设置,否则将失去写作的能力。

AI向左,文学向右

“只有与具体的情境——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紧密相关,通过具体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来感受,文学才有意义。”韩敬群认为,这事实上与AI工具通过信息筛选、算法得出的文字从机制上便截然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

“例如写一个葡萄酒厂的厂长,这个人物必须熟悉葡萄酒生产的流程,有的作家就去互联网上搜索,而非亲自去体验。这种做法已经损害了我们的写作水平。”在韩敬群看来,只有到现场去亲自体验葡萄酒如何生产,才能催生切实的灵感,让笔下的人物是鲜活的、有感情的、有感染力的。

前段时间,徐则臣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因成功被多种艺术形式改编而为文学界瞩目。作为这部小说的责编,韩敬群最近开始编辑一部徐则臣的新作,新作将多年来徐则臣的散文作品集中起来,按照一个作家从一代人中的“一个”成长为同代人标杆的“这一个”的思路重新编排。“这道工序恐怕只有编辑可以去做,文学编辑这个行业不会轻易被取代。”

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四编室主任申丹丹对《工人日报》记者说:“文学作品输出的是情感,如果AI也能输出情感的话,恐怕人类要担心的不只是文学编辑这个职业的存亡了。”

记者将这个问题提给了DeepSeek:你认为你会取代人类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吗?

答:不会取代,但可能成为强大的辅助工具,并与人类创作形成新的共生关系。

这是2025年5月29日的答案。

AI不会毁灭出版,但必然带来改变

理想中,AI可以替代人类日常生活中繁琐的重复性劳动,让人有余暇去从事文学艺术等创作。但目前的事实却是,“AI在写诗画画,我依然在扫地洗碗”——这是网上的热梗。

虽然AI能不能写出真正的诗来还有待争议,但它的确在多方面改变了文学生产的生态。

今年初,韩敬群因为一部有对外输出需求的作品去找一位老朋友,对方曾经开了一家很有名的翻译公司,没想到这个公司倒闭了。“这让我意识到AI对某些行业的影响。”韩敬群继续讲了一个事例:“那天我看到阿拉伯语翻译专家薛庆国发微信,他表示有一次尝试让机器翻译了一段东西,他认为翻译得还不错,可以打88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会思考以后的文学翻译是否也要由机器代替。”

“在作品的宣发方面,AI也会在相当程度上赋能编辑,它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触达目标读者,找到不同渠道适配的宣推方案。”申丹丹说,“同时,让可以日更一万字的作者日更8万字,甚至更多也非坏事,只要他能稳定地把握故事的脉络和人物的塑造,保持作品的可读性,AI就是在赋能他的创作。”

今年2月,阅文集团宣布旗下作家辅助创作产品“作家助手”已集成独立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他们邀请全行业网文作家参与内测,共同探索AI赋能网文创作的最佳实践路径。《十月》杂志携手DeepSeek等AI工具,启动“县@智在出发”征文大赛,邀请文学爱好者与AI共同书写返乡叙事,参赛者可以借助AI创新写作形式。由此可见,多方都在积极探索AI辅助创作的边界。

在此次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黄志坚提出:现代出版要在守正创新、深度融合中浴火新生,要意识到出版的核心功能难以替代,技术始终是出版的好伙伴,但仍然要靠我们的选择与判断。

生活能提供AI不能取代的经验

5月27日采访当天,申丹丹给记者带了一本他们新出的书《来,下一位》。这本书记录了一名新手医生在自己的专业肛肠科及其他科室轮转的工作日常和见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医生工作和生活的窗口。

“律师、医生、记者,很多行业的从业者都有丰富的故事可以去讲述,正因为是他们亲身经历的,那些五味杂陈的情感体验才能更深刻地与读者共情共鸣。”申丹丹说,发现这些素人作者,让他们去讲述自己的故事,是近几年来她深耕的编辑方向之一。“他们写作的灵感,是AI无法提供的,他们的可贵之处也在于能将丰富的、难以想象的真实生活和人情世故传递给读者。也许是离奇的、也许是怪诞的,但它就是生活本真的东西。”

“现在作家写一个关于建筑工人的故事,一般不如这个工人自己讲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心事那么生动。”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协主席谢有顺在此次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说,“这就是新大众文艺的力量。”在谢有顺看来,新大众文艺涵盖无名的写作者,呈现他们的生活,新大众中也可能涌现新的艺术家——写作的圈子被打破了,人人皆可是作者,“当越来越多创作者愿意写出自己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磅礴的文艺力量就会显现出来”。

这让记者想起,韩敬群出版的新书《扬兮镇诗篇》,也是素人写作的作品,泛读几页,便如走进了一座江南小镇,故事平淡又有味道。“这种细腻的文学表达是AI无法传达给读者的。纯文学对于抵抗机器对人本身的异化至关重要。”北京语言大学读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季晟康提出,在AI时代,人们反而更需要人文式的内容。

标签:

生活指南
  • 从照料起居到情感陪伴 养老机器人温暖幸福晚年

      2025年3月12日,老人在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与AI大

  • 不产咖啡豆的浙江安吉 为啥有这么多“村咖”?

    我国咖啡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咖啡消费带来的潜力持续释放、带动作

  • 净头寸的含义是什么?净头寸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净头寸的含义是什么?净头寸(NetPosition)是一个金融术语,通常用于

  • 一季度乌鲁木齐邮区中心进出口业务量达2953万件

    3日,记者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邮区中心(下称乌鲁木

  • 揭秘泰山“陪爬者”:主打“提供情绪价值” 年入30万元是极少数

    几天前,一条26岁小伙泰山陪爬1年赚30多万的热搜引发网友关注。网名

  • 甘肃女子护林员20余载守望祁连山:呵护好父辈留下的那片绿

    中新网兰州3月6日电 (焦方宁)对于大多数不了解护林工作的人而言,

  • 摩根士丹利:三大因素恐导致美元重蹈2017年暴跌覆辙

    中新网2月25日电(宫宏宇)据彭博社25日报道,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表

  • 2025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举办 共谋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月17日至21日,由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

  • 淘二手好物 选小份菜……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

    开新能源车、淘二手好物、选小份菜……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

  • 青海: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获批 总投资7.03亿元

    中新网西宁2月8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水利厅厅长刘泽军2月7日

  • 春节假期广西口岸边贸旺 鲜食货物进口火热

    【东盟专线】春节假期广西口岸边贸旺 鲜食货物进口火热中新社南宁2

  • “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哈尔滨开展 以艺术助力“亚冬会”

    中新网哈尔滨1月25日电 (记者 刘锡菊)25日,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在哈

  • 2025年,做好这10件事,守护身体健康!

    送走2024,迎来2025。新年伊始,中新健康邀请10位医生为大家送上一

  • 天津海关首次启动船舶智慧电讯检疫模式

    中新网天津12月18日电 (记者 王君妍 通讯员 孟慧)记者18日从天

  • 江南兰苑寒兰邀请展,呈现兰文化盛宴

    我们兰友一般会说‘观花一季,赏叶经年’,寒兰就是赏叶

  • 常州经开区:营商环境增“优” 企业群众减“忧”

    办理流程复杂的超限运输许可手续,要跑多少趟相关部门?在常州经开区

  • 民生
    • 南宁提升开放能级 建设面向东盟跨境物流枢纽

    • 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强化汽车产业创新动能

    • 神话京剧《碧波潭》于福州凤凰剧院首演

    • 辽东湾海冰快速融化 总体冰情较常年偏轻